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背景
http://www.newdu.com 2025/09/22 11:09:06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事件,武昌起义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了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爆发的背景,供大家参考。 ![]() 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传播了民主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武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 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 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1911年初,两团体领袖见面秘谈,准备起义,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以文学社的机关为临时总司令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程朱理学的主张是什么
- 下一篇: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失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