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8:09:55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是一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它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市民的同盟军作用)(广泛的群众性)。 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并受其深刻影响。(影响的国际性) 五四运动的精神 关于五四运动的精神,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1949年中共阐述为爱国,自救,进步,科学,民主。一种是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爱国青年和工人阶级为达到爱国的目的,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大解放。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种青春的赞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 下一篇:武昌起义的时间及成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