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分类汇总 ,写作不怕词穷(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3 10:09:0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唐宋 千载难逢 双管齐下 精忠报国 东窗事发 胸有成竹 大材小用 开卷有益 不堪回首 名落孙山 熟能生巧 哄堂大笑 20个成语故事 1.一鸣惊人 【解析】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2.风吹草动 【解析】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3.退避三舍 【解析】比喻退让和回避,以免引起冲突。 春秋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如何报答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兵,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发生了战争,重耳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4.卧薪尝胆 【解析】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5.完璧归赵 【解析】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6.事半功倍 【解析】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7.负荆请罪 【解析】比喻向人认错赔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8.甘拜下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中语文常用成语
- 下一篇:写作中的经典好词、好句、好段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