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最有效的初中学习6大方法(3)


    
    但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实事求是原则。任何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依据科学的学习方法,去为自己布置作业,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情况。
    2. 以课堂学习为主原则。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都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工作,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课堂优势,才能取得更好成绩。
    05
    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指紧随课堂教学,天天都采用的复习方法。
    复习贵在及时,这是由“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
    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复习;第三组间隔六天复习。熟记的统一程度,第一组学生平均需复习四次;第二组平均需要复习六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
    实验结果表明:复习能做到及时,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然而,学生常出现情况是:课上听课,课下做作业,复习环节省略。这样致使所学的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就会模糊、忘却,不系统,不理解的知识是最容易忘记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需重视复习。
    及时复习的程序:
    1. 尝试回忆
    回忆又称重现,指以前识记过的事物不在目前,在其刺激的影响下,或在主观意识的引动下,旧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
    所谓尝试回忆,简单地说,就是独立地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己考自己,是逼上梁山,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进行思考的一种方法。其好处有以下三点:
    1、能及时检查听课效果,以促使自己积极进取、聚精会神地把课听好。
    2、有得于动脑习惯的养成,并能增强、提高个人的记忆效果。
    3、能更明确复习的针对性。
    2. 阅读教科书
    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依据教学大[微博]纲,按照知识的科学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内容上系统、严谨,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
    复习时若不认真钻研教科书,则难以达到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系统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因为教科书是教与学的唯一凭据。为达到质量较高的阅读,在方法上需用注意到以下几点:
    1、圈点勾划。阅读时,把新出现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等重点部分,或容易忽略的要点部分,用红色笔勾划出来。
    2、提要。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少量文字,把书的重要内容简单地概括出来。
    3、思路。在书页的空白处,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读者通过思维,从书中发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从文字里行间读出的学问”。
    3. 整理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的详略人各有异,但记好听课的重点、难点是学生所需的。刘笔记在复习中是尝试回忆、阅读教材的线索和纲目,又要通过阅读教材来整理课堂笔记,使其达到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整理笔记的任务有:
    1、补。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2、正。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用词不当,深度不够的地方。
    3、添。添上个人学习的心得、见解、评价等。
    4. 看参考书
    适当地扑克点参考书是有必要的,但要摆正教材与参考主从关系。阅读参考书仅是作为学习课本的补充。目的是加宽知识面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只选择个别章节或个别知识点做参考性阅读为好。
    05
    从容考试
    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结合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反馈作用。
    1. 考试前不宜开夜车
    心理学已证实,记忆在醒着的时候,其减少、消失是有相当差异的。用功后立刻睡觉,两小时内有记忆的退减,但以后则未见减少。相反地,一直醒着时,用功后八小时记忆仍有显著的减少。也就是说,用功后可以用睡眠来阻止记忆的减少及消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是:只要你醒着,无论维持多安静的状态,人的头脑里都或多或少会有多种干扰情报闯进来。这种情报越来越多,刚刚记忆的事物,便被新涌进的情报所埋没,就显得不鲜明、不醒目。显然考前开夜车当天起得太早,都有不得于考试。
    2. 进考场莫患得患难失
    每年中考、高考,都有有个别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超常发挥,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根子成绩。本来一般学校都难以考取,发榜时却进了重点线。也有的同学,事先大家都觉得他能进重点,成绩一公布,却连一般学校都考不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超常发挥的同学,没有包袱,没有心理压力。反正大家都觉得自己考不上,社会、家长、朋友熟人都有不对自己抱太大的希望,自然也不施加压力。这样走进考场,轻轻松松,从从容容,既没想考上重点如何高人一头,也没想考不上一般学校便怎么矮人一截。
    不患得患失,进人考场,心无杂念,只有试题,自然心静。守住心灵的一片宁静了;自然生长出智慧,答起题来,尽是所学,尽现于心,当然容易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发挥不好的同学,重要原因之一是包袱太重。教师同学、家长、亲人都知道自己学习好,能考上重点,考不上怎么办?如何见江东父老?如何面对老师的惋惜,同学的同情,家长的伤心,个别人的白眼。考上了怎么荣耀,怎么请亲友吃饭庆祝,登台领奖……患得患失之情绪,搅得心潮翻滚,波澜起伏,难以静心面对考题,当然难以正常发挥,容易招致失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