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梳理总结


    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归纳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梳理总结的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梳理总结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
    5.吸热与放热: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机械运动
    1.定义: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2.机械运动的形式
    运动、静止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光的直线传播:在同种均匀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4.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5.光的直线传播实例:(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5)排队看齐;(6)射击瞄准(7)立竿见影。
    6.小孔成像特点:
    (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当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光屏离小孔越近,像越小);
    当光屏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小孔越远,像越小。(物体离小孔越近,像越大)
    7.影子的形成: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的另一侧会有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8.判断月食: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
    9.判断日食:太阳、月亮、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中间。
    10.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11.光年:常用于天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