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汇总解析(2)
http://www.newdu.com 2025/10/20 07:10:0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电荷量 1.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称为电荷量。符号:Q,单位:库仑,单位符号:C。 2.元电荷:把e=1.6×10-19 C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1C的电荷量等于6.25×1018个电子的电荷量。 (四)电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电中和现象。 注意:发生电中和后电荷并没有消失,实质是电子从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了带正电的物体上。 (五)验电器 (七)摩擦起电的原因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荷。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上。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即电荷是守恒的。 拓展: 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八)带电体的性质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九)接触带电 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不带电的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接触带电实际上就是电荷的转移。 (十)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 一带电的物体与一不带电的导体互相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感应起电是电子在导体内部的转移形成的。 (十一)电流及其方向规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干货总结 | 基础物理知识总结
- 下一篇:干货总结 | 初中物理复习的知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