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总结 | 初中物理复习的知识体系构建(2)
http://www.newdu.com 2025/10/20 10:10:3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此过程中,这些基本概念有了整体的认识,而且条理清晰,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把知识点重新理清了一边。 类似这种必要将概念进行列图表对比复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 光的三种传播(直线、反射、折射);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 三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三能(动能、势能、内能)等等。 2 方法二:情景分类 构建物理模型 这种方法在计算题中应用得较多,对于某些概念的计算,它出现的具体情景很多,这是有必要让学生针对不同情景的题目进行分类比较,找出每一种情景的一般规律。 例如求“机械效率”的题型中,可以分类四种物理模型: 1.“桶装沙”子模型 当然,这里的“桶”只是一个代表,它可以是用来装物体的任何东西以及附加的某些工具,如绳子(常忽略不计)。 而“沙子”代表为达到目的必须要拉动的物体,在这个情景中,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它们所用的力不同,而桶和沙子所经过的路程必然是相同的。 2.“杠杆”模型 在拉动物体时,有时要利用杠杆,此时拉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实际施加在杠杆上的力所做的功是总功,简化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个力相应的做功距离之比等于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之比,也等于它们沿着杆到支点的距离之比。 3.“滑轮”模型 这类题型的简化关键在于找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因为它决定了公式中H与S的倍数关系,假设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 (1)若滑轮是竖放的,G为挂钩上被拉物体的重量。 (2)若滑轮是横放的,f表示挂钩上物理需要克服的摩擦力,F表示绳子自由端实际所用的力。 4.“斜面”模型 这种模型求机械效率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套公式。 这些模型归纳,都需要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比较,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其它可以用构建模型方法复习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比如密度的测量,可以构建成两种常见的模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汇总解析
- 下一篇:考点汇总 |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