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总复习重点归纳
http://www.newdu.com 2025/10/19 08:10:42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物理是中考的重点科目,这篇文章给大家总结归纳了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 ![]() 牛顿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 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是:与想要运动或已经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熔化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电学知识点 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转变成了多少其 它形式的能。 2.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计算公式:W=UIt。、 3.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②感应起电。 5.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6.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7.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8.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9.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10.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 物理量。 1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20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每日一练及答案(4.3)
- 下一篇:水结冰体积为什么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