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物理是中考的重点科目,这篇文章给大家总结归纳了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
    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牛顿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
    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3.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4.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6.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7.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熔化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电路
    1.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4.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6.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
    7.串联: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8.并联: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
    特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损坏,其他支路不受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