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5/09/22 11:09:44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历史的知识点比较多,建议同学们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接下来分享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供参考。 ![]() 百家争鸣 1、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 (1)儒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论语》(由弟子整理)。 (2)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苛政猛于虎) 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地位: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影响: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5)评价: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1)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也称《老子》由弟子整理)。 (2)思想主张:①顺应自然;②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最终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的统治局面,即“文景之治”) 3、百家争鸣(战国) (1)出现的原因: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根本原因)。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2)百家争鸣的影响:各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 (1)背景:“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地点:湘赣边界。 (3)经过: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开始攻占县城,损失严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 (4)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5)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北京(学生)----上海(工人、商人) 〈1〉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 〈2〉发展:全国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3〉高潮: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2)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3)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中共一大的内容: 〈1〉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 〈2〉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1〉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3〉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 下一篇: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