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汇总
http://www.newdu.com 2025/10/13 04:10:40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接下来分享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 杠杆基础知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1)找支点O;(2)画力的作用线(虚线);(3)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4)标力臂(大括号)。 注意:支点不一定与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也不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动力臂和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若力的作用线恰好过支点,则力臂是0,这个力不能使杠杆转动。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大气压强总结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几点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功的相关知识 1、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机械功,简称功。 2、功的两个要素:(1)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注意:惯性使物体运动,物体本身并不是受力而运动)(2)物体必须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3、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的乘积。W=FS F表示力,单位:牛(N)。S表示距离,单位:米(m) W表示功,功的单位就是牛·米。叫作焦耳。即:1J=1N·m。 4、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功的多少叫做功率。 5、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如果功的单位用J,时间的单位用s功率的单位就是瓦特(或W)。 6、功率的计算:P=W/t,W表示功,单位是焦(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1W=1J/s。关于功率的推导运算: ∵P=W/t,W=Fs,F指力,s指移动的距离,t指时间,∴P==F·s/t 又∵v=s/t,∴P=F·v 7、大量的事实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8、有用功:在使用机械时,机械对物体所作的功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部分功叫有用功。用W有用表示。 9、额外功:在使用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机械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这部分功叫额外功。用W额外表示。 10、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表示。即:W总=W有用+W额外 11、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即: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12、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且额外功总是客观存在的,则有W有用。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①把电器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②特点: ⑴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⑵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断路停止工作,其他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⑶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改变控制作用不变)。 2、并联电路 ①把电器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支路。 ②特点: ⑴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⑵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他支路仍可工作。 ⑶干路上的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上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在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哪些
- 下一篇: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