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9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整理(2)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
    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
    封建****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思想(近代中国)
    11、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1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