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实现共同理想(2)


    1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的这一劝导告诉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
    A.脚踏实地、全力以赴B.锻炼身体、修炼精神
    C.立足自身、不断变化D.寻找机遇、不断追求
    18.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承担责任,就要做到:()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③积极实践,奉献社会   ④闭门读书,考上理想大学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桥吊专家”,带领他的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作为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扬。
    19.许振超的成才之路表明:(  )
    A.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要提高自身素质,踏实努力
    B.成功的路不只一条
    C.成功主要靠机遇
    D.当代产业工人都要成为技术专家
    20.生活充满选择。每个初中毕业生都将面临升学与就业的抉择。对此,我们正确的思考应该是:()
    A.考高中、上大学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B.随遇而安,能考上高一级学校就上学,考不上就去找工作
    C.树立正确思想,做好继续升学或毕业后就业的两手准备
    D.只要生活安逸、经济富裕,其他问题都可以不管
    21.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后果与责任。面对人生重要的选择,我们应该:(  )
    ①要充分搜集各种信息,学会选择辨别
    ②考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③考虑自己人生目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④要根据情况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中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感受到来自学习的各种压力是:(  )
    A.正常的,需要我们理智地从容应对
    B.正常的,需要我们去想方设法地消除
    C.不正常的,说明我们不够成熟
    D.不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应该有压力
    23.“鲶鱼效应”一词的起源是:为防止长途贩运的沙丁鱼苗因窒息而大量死亡,人们在鱼槽中放入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为避开鲶鱼吞噬,所有的鱼苗都本能地快速游动,这样它们就能最大限度吸收氧气,死亡率反而大大降低。这启示我们:()
    A.学习压力总给人带来积极影响
    B.学习压力总给人带来消极影响
    C.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
    D.我们可以自觉加大压力,来增强学习动力
    24.“十五”计划描绘宏伟的蓝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届时,华北人民可以喝上长江水,上海市民可以烧上新疆“气”,广州企业用上四川的电,江南百姓乘火车直奔“日光城”。但是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
    ①青少年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②把理想变为具体行动
    ③青少年都成为科技工作者
    ④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5.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要不断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而现代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①.创造能力
    ②.合作能力
    ③.学习能力
    ④.竞争能力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和谐社会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
    2.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创造我们身边的和谐氛围做起。()
    3.现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4.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
    5.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6.只要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就能实现。()
    7.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8.搞好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
    9.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
    10.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斗志,使人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更积极的状态。(  )
    三、问答题: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仍在呼吸着被污染空气的人们无从谈和谐。
    2006年7月2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1)据你观察:社会中还有哪些不和谐现象?(请例举3点)
    (2)请你试着描述一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2.材料一:自2007年起,我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农村孩子上得起学。
    材料二: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南京市将于2007年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扶持农民建立个人养老金帐户;推进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举例说明为构建和谐社会党和政府还做了哪些工作?
    3.阅读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从衣食穿着到GDP增长,从家庭汽车到国力崛起……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各方人士在各种场合,以自己的方式和眼光描述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不可思议”、“中国奇迹”、“历史性变化”等成为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如果我们抓住了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到2020年我国建成一个怎样的社会?
    4.人生面临着很多选择。如:
    小王同学说:“我想报考重点高中,可我家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父母要我上技校。”
    小张同学说:“我成绩不太理想,想报考职业学校,可父母说读这种学校没出息。”
    生活中像这类两难选择你一定经历过,请你谈谈当我们面临两难选择时,怎样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5.观察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问:漫画中的父子对话,对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8.近年来,作为“天之骄子”的许多北大、清华毕业生,毅然放弃东部优越的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为改变西部地区贫困落后面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请问:青年人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