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走向世界的中国(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6:09:01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能反映经济全球化的有 A肯德基快餐中国连锁店 B挂着日本本田标志的广州产本田汽车 C法国梦特娇服装中国专卖店 D美国超市里的中国海尔彩电 2、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跟美国等大国结盟,遏制其他小国发展 D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3、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是,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对于我国来说,应该 A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B以外交工作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 A平等地对待其他国家的公民,尊重他们的国家制度和文化 B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形象 C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科学伯、技术、文化精华 D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5、亲如兄弟,共叙友情,畅谈合作,热议发展——反响热烈且成果丰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可以说是中非之间一次和谐的盛会,也是“和谐世界”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这说明 A中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积极倡导“和谐”这一理念 B合作可以使参与合作的每一方获得更多信息、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C中国加强与非洲区域合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四、直面危机,共同应对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面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2009年4月2日,20国国家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伦敦举行,与会领导人就如何应对危机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出1.1万亿美元经济拯救计划,列出一长串金融改革项目清单。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强调: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法国《世界报》报出:中国埋头发展经济,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英国《卫报》指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显然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世界力量。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中“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你认为我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请你为我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献计献策。 五、应对危机,关注民生 材料一:为民之要首在利民,为民之道重在安民。近年来,路面政府加大了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和“三农”方面的投入,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危机面前,“危”与“机”并存。温家宝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我的我国政府高度关注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二中反映出来的“危”与“机”,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3、解决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材料一:未来学家的研究表明:20世纪的科技发现和发明超过此前人类科技发现和发明之和,21世纪头10年的科技发现和发明将超过20世纪的总和。随着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天和海洋开发技术的加速发展,相关新兴产业将逐步形成和发展。在这样一个新科技时代,打赢一场事关新世纪全局和本国地位的科技大决战,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大国的战略目标。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实力占有明显优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有了技术跨越的机遇。 材料二: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资源重新配置的浪潮正在掀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利用电气化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的出现以及欧洲技术大规模转移的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20世纪中叶,日本抓住美国的汽车技术、半导体技术和家电技术大规模转移的机遇,迅速成长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出口基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经过10年的快速增长,出现了市场相对饱和与技术相对过剩。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低速增长甚至徘徊,IT产业和网络技术继续寻找市场和大规模转移的出路。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 下一篇:中考政治复习资料:财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