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熔铸民族魂魄(2)


    16.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其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这告诉我们()
    A.中国的科技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要全部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认同民族文化,就要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17.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18.中华民族曾经经历了无数的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
    B.中国人民乐观,不怕困难
    C.中国人民对苦难习以为常
    D.中国人民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19.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①司马迁忍辱著《史记》②屈原放逐赋《离骚》③玄装西行
    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⑤精卫填海⑥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A.①②③④B.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
    20.民族精神是指:()
    ①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②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总和反映
    ③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④是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1.在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面对达赖集团妄图破坏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世界各地华人纷纷举行反对“藏独”分裂祖国,支持北京奥运的游行示威活动,这说明:()
    A.世界各国人民期盼奥运
    B.爱国主义只是一个抽象的口号
    C.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
    D.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已经融入到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
    22.我国有许多成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如:
    A.苏武牧羊B.管鲍之交C.毛遂自荐D.叶公好龙
    23.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①抗洪精神②载人航天精神③抗“非典”精神④延安精神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4.2006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新学期伊始,湖北省近2万所中小学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以“寻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
    ②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④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5.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做到:()
    A.反对一切外来文化
    B.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C.固守传统文化
    D.只做传播者,不做实践者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我国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
    2.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
    3.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5.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福泽世界的科学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
    6.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自成体系,不受世界其他文明的影响。()
    7.外来文化的影响必然会令民族文化日益式微。()
    8.认同民族文化,就要固守传统文化,防止文化创新。()
    9.民族精神永远在不断的发展当中。()
    10.民主意识、法治观念应该成为新时代的民族精神的要求。()
    三、问答题:
    1、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开始猖狂袭击拉萨市嘎玛贡桑居委会的商铺和出租房。正在嘎玛贡桑家中休息的西藏阿里地区民宗局工作人员、原阿里地区佛协会会长洛桑山丹,听到屋外的打砸和尖叫声后,立即走出院门,看到整个街面浓烟滚滚,二三十名暴徒手拿石头、棍棒、大刀、打火机,疯狂地砍砸商店、追打行人、焚烧商铺。
    “快到我家里来!”面对危机,洛桑山丹毫不犹豫地招呼正在奔跑逃命的陌生人,通知周边商铺和出租房里的汉族群众,赶紧躲到自己家中。他把一群又一群逃生者带到自己家中,招呼弟妹帕姆卓玛给他们端来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吩咐弟弟索朗扎西注意外面的动静。在3月14日拉萨的那场劫难中,他勇敢地救助了106位危难中的群众。
    洛桑山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我所做的这点事,完全是出于一中国人的良心,无论是哪个民族,只要是有点良心的中国人,看到同胞有难都会伸手帮一把的!”
    (1)洛桑山丹救人的事迹说明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3)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2、“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2005年4月以来,连战、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跨越海峡握手”成为当时国人最热门的话题。
    热情的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请你感悟小诗蕴意,回答下列问题:
    (1)“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这沉甸甸的发问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2)“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
    (3)通向“和平双赢”的路上,还有许多的曲折和障碍。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 一,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三点。)
    3.1942年7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抗战5周年,
    美国邮政总署特别发行这枚珍贵的邮票。这枚邮票面值5美分,深浅蓝色相间。邮票以大陆和台湾连成一体的中国版图为背景,上面以大写英文标明“CHINA”,左上方是美国总统林肯的椭圆形头像,右上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椭圆形的头像。在林肯总统头像下方,以英文印着林肯总统的名言“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民有,民治、民享)这是林肯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战场发表的著名演讲。在孙中山先生头像下方,是中文书写的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美两国总统头像放在一起,这在美国邮票发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透过这枚邮票。我们清楚地看到,在64年前美国就视台湾与中国大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把中国版图印在美国邮票上,向全世界宣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根据材料请回答:
    看了这份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说说你所知道的两岸人民为实现和平统一曾经做出的努力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基本方针的?
    要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我们大陆还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为什么/
    4.阅读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汉字早在商朝就已经形成成熟的甲骨文。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商周时期形成金文篆书;秦朝统一了汉字,小篆成熟;秦汉时期又形成了隶书;楷书萌芽于西汉,成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沿用至今。
    材料二: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福泽世界的科学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中华民族文化?
    5.材料一:关于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程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喜欢、认同
    (所占比例)比较喜欢
    (所占比例)不了解、不喜欢
    (所占比例)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35.28%58.18%6.54%
    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16.78%62.01%21.21%
    传统道德观(仁爱、道义、礼节、诚信、忠孝、廉耻等)17.72%60.09%13.19%
    材料二:“福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欢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共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就用了中国的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在福娃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华文化?
    6.2006年7月1日凝聚中华民族期望和梦想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五度春秋,十完青藏铁路建设大军在“生命禁区”里,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这一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是什么?民族精神在新时期还有哪些表现?请列举几例。
    (2)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7.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的“铁人”劳模王进喜,在荒凉贫瘠的北大荒,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心声。
    20世纪80年代,知识型劳模陈景润的“陈氏定理”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
    到了21世纪,体育明星劳模“小巨人”姚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天赋、毅力、谦逊和进取。让人们再次目睹新时代劳模的风采。
    材料二:我国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优秀劳动者进行评选表彰,而且还开展“杰出青年”、“感动中国人物”等评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1)“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请结合材料二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