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十:认识国情(3)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09:09:23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考点77、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极其意义,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考点78、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2)现阶段我国真正的小康是什么样的? 答:(1)意义:①胜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②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这是社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现在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底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考点79、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 考点80、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育人才的基础.。 考点81、理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考点82、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科技?(重要性,意义)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b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教育?(重要性,意义) 答: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故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我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而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故我国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关键地位. 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c我国为什么要科技创新、教育创新? 答:(1)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如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总之,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的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答a b c>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应怎办? 答:为了自己发展、更为了国家发展:①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珍惜学习的机会,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③认真遵守法律和学习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考点83、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考点84、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考点85、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1)我国的人口特点(即人口国情现状)是什么? (2)针对人口国情,我国制定了什么国策? 答:(1)①人口特点:a.人口基数大。b.新增人口多。c.人口质素偏低。d.农村人口多。e.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f.人口分布不平衡。g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②人口基本特点:a.人口基数大。b.新增人口多。c人口素质偏低.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人口国情,我国制定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2)计划生育有什么好处? 答(1)①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好处: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的资源特点(资源形势、资源国情)是什么? 答:(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我国的(1)环境特点(环境形势、环境国情)是什么? (2)面对环境国情,我们有什么对策? 答:(1)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对策: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因为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②实践证明,无论何时何地,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③加快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④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⑤总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2)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①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②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如何坚持? ①对国家说: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和大自然协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②对公民说:a树立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保护资源、环境意识。 B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C落实节能、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乱扔乱丢垃圾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