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提纲:展望祖国未来


    2014中考倒计时已经开始了,中考网为同学们整理《中考政治复习提纲:展望祖国未来》,供广大中考考生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构建和谐社会
    1、含义: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要性:p125
    2、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③正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需要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②社会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③司法不公;④非法竞争;⑤生态环境恶化与环境破坏;⑥人均资源低与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⑦土地资源紧张,乱开发等。(或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③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④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落,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⑤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⑥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中学生要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利益和自己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成都目标,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作贡献。
    ①在家庭中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②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关心集体,爱护各种公物,认真学习,自学完成学习任务;③在社会上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遵纪守法,讲究社会公德有爱心,善于帮助别人,善待自然与动物,有正义感,见义勇为,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③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④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
    6、改善民生的意义:①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②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④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党的阳光雨露;⑤有利于实践“三个三代”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7、怎样改善民生: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④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⑤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定安团结。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我国经济社会“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两个100年”目标;
    (1)到建党100年时(2020年左右),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达到全面小康。
    (2)到建国100年时(2050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族、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现阶段我国小康的特点;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其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