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时政热点预测: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25/11/28 05:11:14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网整理了《2018中考时政热点预测: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希望对同学们的2018中考政治复习有所帮助。 专题五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命题角度一 绿色发展 【热点聚焦】 绿色发展决心 2017 年 5 月 26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2017 中国绿色经济峰会“2017 中国绿色经济峰会”作为高交会系列专业技术论坛之一, 于 2017 年 11 月 18 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绿色发展与全球合作”。以演讲嘉宾的高规格和权威性而备受瞩目,充分展示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最新的前沿动态和思潮。本届峰会以“绿色发展与全球合作”为主题,从“城市绿色经济建设”“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多个话题展开演讲讨论和对话,暨时将邀请国内外优秀企业家、政府官员及行业机构负责人出席。成为汇聚中西方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新动态,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直击考点:①资源国情;②节约资源;③保护环境;④可持续发展战略;⑤绿色发展;⑥生态文明 (二)精确设问 1.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符合哪一战略和基本国策?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如何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1)国家: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⑤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技保障; 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社会:①加强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传; ②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 ③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环保、节约资源的社会氛围。 (3)公民:①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身体力行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③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一草一木; ④积极参加有关环保的公益活动; ⑤勇于并善于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如何去做? ①依法保护环境; ②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③大力发展环保科技; ④为保护环境提供物质保障、制度保障; ⑤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4.举办中国绿色经济峰会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绿色环保理念; ④有利于引导公民落实绿色生活方式; ⑤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5.为什么要以“绿色发展与全球合作”为主题? ①推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②推进绿色发展需要全球的密切合作; ③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综合设问 1.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④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 ⑤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你心中的美丽中国有哪些特征? 如:山川秀丽之美,政治清明之美,经济繁荣之美,和谐安居之美……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 ①环境方面:乱排污水,乱放废气,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随意焚烧秸秆,乱丢垃圾等; ②资源方面:舌尖上的浪费,盲目消费,虐杀野生动物,浪费资源能源等。 4.在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认识资源环境形势的紧迫性,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及重要意义。提高自己的资源、环境意识; ②自觉遵纪守法,参加环保公益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③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多坐公交,纸张双面用,爱护花草,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等; ④自觉与身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命题角度二保护环境 【热点聚焦】 环境状况2017 年 6 月 5 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6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6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一阶段实施监测的 74 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74.2%,比2015 年上升 3 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 2015 年下降 9.1%。全国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78.8%,比 2015 年上升 2.1 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 21.2%。 世界环境日 2017 年 6 月 5 日上午,联合国驻华系统与北京市环保局、通州区政府联合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举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活动现场,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张世钢说,2017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旨在呼吁和鼓励大家走进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而以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重在全社会的参与和行动,联合国驻华系统在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活动,旨在体现全球的倡议重在落到具体的行动。 直击考点:①环境形势;②空气污染;③保护环境;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精确设问 1.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现象反弹? 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加强环保科技的应用,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③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民步行或用自行车代步,控制机动车污染; ④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 ⑤鼓励公民敢于并善于同污染大气的行为作斗争。 2.联合国驻华系统在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活动说明了什么? 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难题,气候问题已经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的平衡,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才能战胜各种挑战; ③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只有积极、真诚地合作,才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 ④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2017 年世界环境日为什么要以“人与自然,相联相生”为主题? ①顺应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趋势和潮流; ②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4.“人与自然,相联相生”对国家和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 ④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环保知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 (2)公民:①落实环保行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少乘汽车多走 路、植树造林等; 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③就环境保护问题,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④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5.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会议,我们应该达成哪些共识? ①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需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体制; 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关键在行动; ③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需全球携手,加强合作,世界各国必须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等。 (三)综合设问 1.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①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促进环境治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与实施哪些战略、方略、方针等相结合?并说 明理由。 ①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因为这可以为治理环境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公 民; ②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结合,因为这有利于治理环境走上法治化轨道,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和法治支持; ③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因为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 3.如何以具体行动共建绿色环保家园? ①日常环保: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不随意乱扔垃圾;拒绝使用塑料袋,杜绝白色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②环保行动:做义务环保宣传员,向人们介绍环境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发现破坏环境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等等。 4.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①执法部门:要做到严格、严明、严肃执法; ②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依法办事; ③相关部门:要增强监管力度,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依法行政。 5.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搞好我们的环境,让“祖国的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 ①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 国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替代资源、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保立法,加大对保护环境的宣传,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每个人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等; ②个人: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积极参加打扫社区卫生的劳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承担绿色环保社会责任,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进行环保调查,将调查结果向环保部门反映,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等等。 命题角度三节约资源 预计这次论坛将再次对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能源创新革命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8)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MI-2)于 2017 年 6 月 6 日至 8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将以“创新引领、应对挑战、能源转型、共同行动”为主题。其中,清洁能源创新技术展示活动主题涵盖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及设备、储能技术及设备、数字能源和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金融及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并将充分为各成员的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展示平台。欢迎清洁能源、环境、气候等领域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直击考点:①资源形势 ②节约、污染 ③保护环境;④可持续发展战略;⑤生态文明 (二)精确设问 1.提倡建设“海绵城市”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③有利于保护环境,优化生态; ④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2.为什么要发展清洁能源创新技术? ①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②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践; 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统筹城市“涉水”工程、“涉绿”工程和“涉改”工程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③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城市秩序; 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这 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绿色、低碳生活。 5.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能做些什么? ①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清洁能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④积极宣传清洁能源的相关知识,推广高效清洁能源的产品。 6.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积极宣传循环经济促进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从而增强人们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 ②提高资源、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买过度包装的食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购物袋等; ③同各种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作斗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综合设问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资源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请你列举几个实例。 ①洗脸、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还可以用来浇灌农作物; ②用破旧衣服当抹布;用旧牙刷当鞋刷; ③课本、教材等循环使用。 2.你认为随手关灯(循环用水等)是小事吗?为什么? 不是。原因:①随手关灯是节约意识强的表现或节约用电的表现; ②节约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继承弘扬; ③节约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做有节约意识的公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节约资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节约资源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随手关灯等。 3.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你认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节约措施? ①节用:节约利用水、电、纸等; ②弃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③代用:自备方便袋代替使用塑料袋; ④重用:将废弃物重新使用,如废弃物回收或把废弃物重新成有用的物品等。 命题角度四可持续发展造金山银山 【热点聚焦】 可持续发展2017 年 8 月 21 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启动仪式暨《中国落实 2030 年可 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当前国际发展合作的共同任务,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这一议程,出台《中国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平衡推进落实工作,取得诸多早期收获。中国将坚持不懈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国家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金山银山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僻苦寒之地。五十五载寒来暑往,一代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在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在国家的重要生态区位上,塞罕坝人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今天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 直击考点:①环境国情;②节约资源;③保护环境;④可持续发展战略;⑤生态文明;⑥民族精神;⑦艰苦奋斗 (二)精确设问 1.说一说我国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应该如何平衡地推进落实工作? (1)经济: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 ③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发展经济提供活力。 (2)社会:①完善社会体制,维护公平正义; ②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民生。 (3)环境: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④节约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 2.塞罕坝为什么实现了从荒僻苦寒之地到绿水青山的转变? ①我国坚定不移地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塞罕坝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③塞罕坝人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塞罕坝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3.为什么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②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④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⑤塞罕坝人追求生命的价值。 4.如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④运用法律、科技手段保护环境。 (三)综合设问 1.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④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⑤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⑥有利于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 2.青少年应该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 ④善于同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四)新题预测 2017 年 8 月 28 日《安徽日报》报道:巢湖市出台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意见》,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意见》指出,巢湖市将建立垃圾三次分类收集体系,农户对垃圾初分成“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 分别投放于门前小型分类垃圾桶,保洁员再将“不可烂垃圾”分成“好卖的”“不好卖的”两类,回收点再进行终端第三次筛分,确定垃圾最终去处。同时,对垃圾进行四层分类处理,可烂垃圾按就地消化、机械粉碎生物制肥和在有机物处理中心集中处置等方式处置;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兴建危废回收体系和利用医疗垃圾回收体系,对有害垃圾进行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集中统一运送至散兵镇中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系统,经筛分后集中焚烧处理。 (1)推进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小华看到当地村民还在任意丢弃垃圾,他应该如何去做? 【答案】积极宣传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重要性;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分类处理垃圾。 (3)小华要对当地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情况进行调查。你认为他在调查前应该做好哪些准 备工作? 【答案】确定调查主题,根据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问题;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对象,印刷调查问卷;准备好调查所需要的工具。 (4)调查结束后,小华发现当地在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请你帮 助小华提出建议,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针对村民意识不到位的问题,要求通过大喇叭、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针对管理不善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落实定点投放、定人收集、定时清运、定点处置、定责管理等“五定”保障措施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