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物态变化


    中考网整理了【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物态变化】,供大家参考。
    一、温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常考点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