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地理分类练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中考频道特为广大中考考生整理了中考地理分类练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帮助!
    知识点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2010·广东韶关)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民居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
    是( )
    
    【解析】选B。我国南方高温多雨,河网稠密,房屋尖顶,便于雨水排泄。
    2.(2009·福建晋江).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 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
    【解析】选D。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D项很显然是不正确的。
    3.(2009·福建南安)居住在农村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 )
    A.放牧 B.捕鱼 C.耕作 D.伐木
    【答案】选C。
    4.(2009·福建永春)下列传统民居与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
    A.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B.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C.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D.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答案】选C。
    5.(2009·湖南益阳)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解析】选C。一般情况下,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总的来说,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虽然环境优美,但不适合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中考地理分类练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docx
    中考频道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2014中考英语、2014中考体育、2014中考动态、2014中考复习资料等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