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巴西(人教新课标)
http://www.newdu.com 2025/09/17 07:09:25 中学学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频道整理《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巴西(人教新课标)》,供中考考生参考,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巴西概况: ⑴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⑵位置:海陆位置――濒临大西洋,是一个临海国。 纬度位置――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地处热带,是一个热带国家。 2、巴西地形特点: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巴西气候特点:以热带湿润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植被特点: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广泛。 ⑴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地区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该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 ⑶亚马孙河:由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⑴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⑵巴西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分布:巴西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食品工业较发达。 工业分布: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劳动力,开发较早。 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 ⑷丰富的资源:铁矿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世界最大水电站---尹泰普水电站)。 4、热带雨林的危机: 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A、调节全球气候;B、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C、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D、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E、提供良好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F、提供木材。 ---被称为“地球之肺”、“空气净化机” ⑵.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 破坏的原因:A、为了兴建亚马逊横断公路等数条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线的优良木材席卷而去。B、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人们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C、本国垦荒的贫苦农民,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在公路两旁肆意砍倒数木,开垦种地。 产生的后果: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5、人口和城市: ⑴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 分布不均原因: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巴西东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工商业发达,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⑵居民主要是白种人和混血人种,通行葡萄牙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⑶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⑷巴西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⑸城市化的影响及带来的问题:城市化可以给人们带来财富和繁荣,但是人口高度集中,又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紧张、污染严重、犯罪增多等。 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首都--巴西利亚。 中考频道将第一时间为考生发布2014年中考报名、2014年中考体育、2014年中考试题、2014年中考答案、2014年中考成绩、2014年中考分数线等考生关注的热点资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