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地理:轻松解决“地球运动”难题


    2014中考倒计时已经开始了,中考网为同学们整理《中考地理:轻松解决“地球运动”难题》,供广大中考考生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解读图像,可以得出众多实用的结论,归纳如下。
    1.与昼夜长短有关的结论
    直观结论引申结论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地附近出现极昼现象。二至日达到极值。恰好出现极昼(夜)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自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自12月22日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北)移动,南(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赤道上各地昼长始终为12小时。非赤道上各地只有二分日时昼长才为12小时。同一地点,昼长越接近12小时(或日出时刻越接近6:00,或日落时刻越接近18:00)的日期,距离春(秋)分日越近。
    同一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之和为24小时同一地点,在关于夏(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长相等。
    同一地点,在关于春(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长之和为24小时。
    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等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等的两地,其昼长为24小时。
    同一纬线圈上,昼弧被12:00经线平分为上午和下午,夜弧被0:00经线平分为前半夜和后半夜。昼长=24小时-夜长=昼弧÷15°/h=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日出时刻)×2=(日落时刻-12)×2
    一年中,20°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最大值为13小时13分,最小值为10小时47分;40°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最大值为14小时51分,最小值为9小时9分;60°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最大值为18小时29分,最小值为5小时31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同一日期,昼长越接近12小时(或日出时刻越接近6:00,或日落时刻越接近18:00)的地区,其纬度越低。
    2.与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直射点有关的结论
    直观结论引申结论
    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关于直射纬线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在直射纬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在直射纬线以南,各地的正午太阳在正北方。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地方时为正午(12:00) 。太阳直射经线平分昼半球,对应经线圈上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00,平分夜半球。
    一年中,温带地区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即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最小值)均为46°52′;热带地区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当地纬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的差值(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3.其它结论
    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有多种意义:①是晨昏圈所有点中纬度最高的两点,一年中,其纬度变化范围为66°34′~90°。它们平分晨昏圈为晨线和昏线两部分。②所在纬线是恰好出现极昼(夜)现象的纬线。③两个切点中,一个时间为0:00,恰好出现极昼;另一个恰好时间为12:00,恰好出现极夜。
    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若位于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若位于南半球,则正南升起,正南落下。极昼期间的极点太阳高度一直不变,只有方位变化,而无所谓升落。
    太阳直射点大约每4天移动纬度1°。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纬线靠近,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远离则减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