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德州中考地理大纲考试说明(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9 07:09:00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2.文化特色 l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l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开展辩论活动。例如,围绕“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题,组织辩论。 (四)地域差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l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l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l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例如: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知识竞赛。 (五)认识区域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位置与分布 l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l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l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l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l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l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l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l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l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l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l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发展 l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l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l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l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l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 四、乡土地理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l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l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l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l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l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l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例如,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如矿产资源、中草药的种类与分布等),开展调查,交流调查结果;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 (四)初高中衔接要求 强化学生读图文资料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思维教育;注重地里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教学。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结构 满分:50分。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1分,共计20分,占40%;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综合题)30分,占60%。 (二)内容结构 《地球与地图》占10%、《世界地理》占40%、《中国地理》占40%、《乡土地里》占10%。 (三)难度结构 易、中、难,比例大约为5:3:2。 (四)题型示例 (11年)读夏至日光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方时为7点 B.正值日落时刻 C. 经度为60⁰E D.全年昼长夜短 2.关于夏至日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所有地点日影最短 B.南半球白昼最短 C.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湿润 D.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值湿季 【解析】主要考查东西进度划分、地方时、昼夜长短、日影长短、主要气候类型特点等基础知识。中等难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15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之地理意义
- 下一篇:2015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之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