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2017中考地理大纲考试说明(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9 01:09:00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⑵国际合作 ①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侧重于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 ②说出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⒌世界地理之最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的正文和活动中出现过的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之最。 (三)中国地理 ⒈ 疆域与人口 ⑴疆域与行政区划 ①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理解并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②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③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分布位置、轮廓图,并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其位置。 ⑵人口与民族 ①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我国人口总数 、人口增长趋势、计划生育国策) ②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③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记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会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⒉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⑴自然环境 ①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对我国地形、地势特征作简单的评价。 ②知道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阶梯内的主要地形区,记住主要山脉及走向、平原、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特点。 ③知道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不同温度带及生产、生活的主要差异。 ④知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分析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 ⑤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⑥掌握我国气候类型及分布,能分析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⑦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⑧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本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⑨知道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各河段分界、各河段主要特征),开发利用和人地关系中突出的问题( 对流经地区的主要影响)。 ⑵自然资源 ①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 它有哪些主要类型。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辨别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 ②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特点。 ③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重点记住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土地的基本国策。 ④理解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⑤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⑥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带来的问题的主要合理措施。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的实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 ⒊经济与文化 ⑴ 经济发展 ①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 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②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③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④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⑵文化特色 ①知道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②根据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民情、民居、服饰、饮食等图片、资料,判断主要的少数民族, 分析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⒋地域差异 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②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③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农业生产特色,并分析比较各地理单元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⒌中国地理之最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的正文和活动中出现过的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之最。 ⒍认识区域 【说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北京、台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本省和本市】 (1)北京市 ①认识北京市的位置特点和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并能简要评价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利与弊。 ②能说出北京市的主要城市职能和特色旅游景点,了解北京市城市建设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2)香港和澳门 ①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背景、城市建设、人口和居民概况。 ②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组成及地形和气候特点。 ③说出香港和澳门两地经济发展特色及主要经济部门,了解两地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紧密联系。 (3)台湾省 ①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看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特点、范围及组成,了解台湾省居民概况及台湾居民与祖国大陆的渊源联系。 ②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概括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特点,了解台湾省的主要自然灾害。 ③知道并能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能阐述台湾省人口和城市、工业的分布特点。 ④知道台湾省的美称及其由来,认识台湾省是资源丰富的宝岛。 二、内容分布及分值比例: “地球地图”约占20%--- 30%;“世界地理”约占30% ;“中国地理”约占40%----50%。 来源:论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