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8中考历史知识点(22)


    为了方便中考生和家长备考2018中考历史,中考网整理了《2018中考历史知识点(22)》,供大家参考。
    点击下载:中考历史知识背诵及要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五个阶段:
    A.从洋务运动开始,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D.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E.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2)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A.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
    B.发展不平衡(不平衡的表现如下)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广大内地非常薄弱。
    社会生活的变化
    1.科技改变生活
    (1)轮船、火车的传入:
    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
    (2)电报、照相、电影的传入: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以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礼仪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来源:论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