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例题解析:材料作文(15)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7:09:4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2011中考备考 ·名师课堂:如何规划初中学生英语学习 ·新东方中学名师详解2011中考英语备考 ·巧背2011中考英语单词 如何高效“低碳” ·2010中考英语卷权威点评及参考答案 ![]() (二)阅读《读书以养心》,完成10—12题。(10分) 读书以养心 念 轩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心。没有书的日子会使人心灵蒙尘,渐渐消蚀的读书热情会使心灵的肌肤起皱。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总有疲倦的时候,此时书便是心灵最好的栖息之所。 如今媒体众多,比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书籍、互联网等等。相比之下,书籍的那一份独有的沉静、深远和幽雅,最让人难以割舍。繁忙的工作之余,捧一本书,或坐于书房,或行于户外,无声的书籍均能给你一份闲情逸致,你可深入,也可浅出,在无声中聆听美好的旋律,在无画中观赏美妙的图景。 苏轼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还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书籍又是一个磁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心灵的罗盘都会在这里发生强烈的感应。我们从《论语》中学到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感受历史的严肃,从鲁迅那里学得醒世哲理,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那里学得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文字也是有个性的。譬如周作人的清淡平和,许地山的睿智自然,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清雅飘逸,钟敬文的清朗绝俗;又譬如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川端康成的精美……读书不仅要择书而读,更要择人而读。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真正会读书的人,会着力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以求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一部好书就是尘世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试想,在万籁俱静的夜晚,排除杂念,或半倚床侧,或微伏案边,捧书入静,不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吗? (选自《读写月报》2004年第4期) 10、找出文中具体说明“养心”含义的句子。(2分) 11、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及上下文的意思,说说第1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蒙尘: 驰骛: 12、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式,再举一个你所了解的作家的例子,并补充其相关的材料证明“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4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语文例题解析:命(半命)题作文(3)
- 下一篇:中考语文例题解析:材料作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