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精华:光的反射折射知识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09:09:4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1878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 3、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4、 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 光速:3*100000千米/秒。 在水中传播速度是这速度的四分之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三分之二 6、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7、 法线:经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线。 8、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9、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0、 光路是可逆的。 11、 漫反射:如果镜面是凹凸不平的,那么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镜面反射:如果镜面是光滑的,则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12、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13、 平面镜成像四特点:(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4、 会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两种方法找物体的像。最关键是光路图法。 15、 球面镜:利用球面的一部分进行反射的镜。 16、 凹镜:利用球面的内表面进行反射的球面镜。 凸镜:利用球面的外表面进行反射的球面镜。 17、 球面镜的作用: 凹镜对光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另外放在焦点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反射后,能平行射出。 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能够扩大视野。 18、 凹镜的焦点:射向凹镜的平行光线经反射以后所会聚的点叫焦点。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这现象 2、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 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当光由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或其它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4、 注意: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6、 透镜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7、 光心:通过它后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的点叫光心。 8、 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会聚 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就会聚在主光轴上 的焦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9、 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 10、 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反过来从焦点发过焦点的光折射后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一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11、 照相机的原理: u2f f 12、幻灯机的原理: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13、 放大镜的原理: u 14、 照相机的结构: a.胶片: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 b.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 c.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 d.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1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光线形成的,不能形成在光屏上。 16、 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17、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决定 18、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更多中考信息》》》中考频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