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复习指导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12:09:48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一般来说,物质有三种存在状态,各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转化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 2.熔化和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熔点),而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上升。同样,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凝固点),而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下降。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见下表。 晶体非晶体 物质海波、冰、食盐、石英、水晶、明矾、奈、各种金属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熔点和凝固点有无 熔化过程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过程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熔化图像 ![]() ![]() 凝固图像 ![]() ![]() 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放出热量 3.汽化和液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 汽化方式蒸发沸腾 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程度缓慢、平和剧烈 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达到一定温度(沸点)并吸收热量才能发生 温度变化自身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等于沸点) 影响因素液体的种类(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吸热快慢 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液化也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时要吸热,具有制冷作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利用物质升华吸热来获得较低的温度。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 5.易错问题剖析 例1 如图所示,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能否沸腾? ![]() 错误答案:很多同学认为乙试管中水能沸腾,这是错误的。 剖析:我们知道,热传递要满足一个条件:两个物体温度不同。而液体沸腾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使液体温度达到沸点;②液体能继续吸热。烧杯内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不变,试管内水到达100℃后就无法再从杯中水吸热,故试管中水能达到100℃,但因为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例2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错误答案:烧一烧能提高小镜子温度,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剖析:一般情况下,小镜子的温度低于口腔内气体的温度。若不使小镜子升温而放入口腔中,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小镜子就要在小镜子上液化,使医生看不清牙齿上的病状,所以烧一烧,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例3 冬天,我们在室外呼出阵阵“白气”;夏天,打开冰糕的包装纸,也会看到冰糕冒“白气”。这些“白气”是什么?它们的形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错误答案:“白气”是水蒸气,它们没什么不同。 剖析: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但它们形成小水珠时有所不同,冬天呼出的“白气”是由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比空气温度要高,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就液化成小水珠。夏天冰糕冒“白气”是因为空气温度比冰糕温度高,冰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而液化成小水珠。 更多中考信息》》》中考频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辨析“影”和“像”习题
- 下一篇:弄懂眼睛之理 应对眼镜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