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学地理知识点:天气监测存在不足


    本报北京8月30日讯 记者刘毅报道: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的气象专家今天在京研讨时强调,我国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存在三大不足:小尺度探测系统能力较弱,探测产品集成度不高,信息发布不畅。
    据介绍,全国七成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很多城市遭受强对流天气和高温热浪的袭击,北京“7·10”、上海“7·12”的强对流天气事件,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部分建筑物倒塌、被淹,局部地区断水断电,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专家认为,在监测预报灾害性天气方面,目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存在三大不足:一是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小尺度探测系统能力较弱,不能满足小尺度监测预警需求。二是软件系统的相对滞后和探测产品的集成度不高,限制了现有探测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三是突发灾害性天气事件发布窗口不畅,没有一个及时、有效、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
    就如何加强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专家们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建设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在大力加强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综合探测系统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软件系统建设,包括实时动态监测、临近预警服务体系等;加强对气象预报人员应用现代化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临近预报能力的培训,提高应用水平;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灾救灾意识,做好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