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青藏铁路沿线温度变化


    新华网拉萨9月2日电 气象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已总结出青藏铁路沿线温度变化的三大规律。专家认为,这有助于解决青藏铁路建设中存在的冻土难题。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气象学家李栋梁对记者说,青藏铁路沿线海拔最高和最低点的高差达2000多米,而且要翻过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温度变化非常复杂,但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温度变化呈现三大规律:
    一是纬度效应。如那曲和托托河两站处在高原的河谷之中,其地形影响基本相同,海拔高度也基本相同,但那曲的气温却要比托托河高,这主要是因为托托河的纬度比那曲高的缘故。
    二是高度效应。就整个青藏高原平均而言,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就降低0.55摄氏度到0.7摄氏度。从当雄往南,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就平均降低1摄氏度,1月份时甚至达到1.23摄氏度;从当雄往北到那曲河谷盆地,则是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就下降0.71摄氏度,再往北到五道梁下降的幅度更小。
    三是地形效应。一般来说,山区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在山脚到山腰间往往有一段温度是随高度而升高,这就是山脚逆温现象,青藏铁路沿线也有逆温存在。从地形上看,青藏铁路共穿过了4个盆地,即柴达木盆地、长江源盆地、那曲河谷盆地和拉萨河谷盆地。这些盆地中,除了拉萨河谷盆地因有地下热源供热的缘故外,其余的盆地底部都存在着逆温现象,逆温规律是冬季比夏季强,逆温强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强。由于目前的监测站密度不够,还不能精确测出逆温层达到的具体高度,但应该与山脉的高度、坡向、风向、风速等诸多因素有关。
    李栋梁说,冻土问题一直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重大难题,其中路基的冻胀和融沉给青藏铁路路基的设计和保护增加了难度。弄清楚了青藏铁路沿线的温度变化规律,就可以得到宝贵的理论和数据依据,对青藏铁路的设计施工及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的决策参考价值。(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