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学地理知识点:碳汇、二氧化碳与碳的换算


    碳汇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森林具有碳汇功能,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总而言之,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就泛称为碳汇林业。
    二氧化碳与碳的换算 :
    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其计算是这样的:碳的分子量为12,二氧化碳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CO2排放量的计算:
    CO2排放量计算关系式 Q=(E×A-B) ×R×44/12
    其中:Q — CO2排放量(t);
    E — 能源消费总量(MJ);
    A — 单位能源含碳量(t-C/MJ);
    B — 固碳量(t);
    R — 氧化率。
    能源消费实物量折算为能量单位,即 E=α×E0
    其中:α—能源折算系数(MJ/t)
    E0 —能源消费实物量(t)
    能源含碳量=E×β
    其中:β—能源潜在排放系数(t-C/MJ)。
    根据能源含碳量= E×β=E×A,所以β=A
    固碳量=固碳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能源)含碳量×固碳率
    净碳排放量=E×β-B=E×A-B
    实际碳排放量=(E×A-B)×R
    实际二氧化碳(CO2)排放量=44/12(E×A-B)×R
    能源折算系数,我国能源的地位发热值是以Kcal / kg(kcal / m³)为单位进行计算的,现在我们要换成GJ/ t为单位或GJ/ m³为单位进行计算,这样我们要按1cal=4.1868J 关系式进行折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