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地球和地球仪(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5 12:09:0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按照教材图1.1展示的顺序设计教学的顺序。 2.学习第二幅示意图后,插入本段活动中的内容,佐证教材中提出的“很多现象”。 (1)分组按照教材中的要求,模拟“海边看船”,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如果有同学到海边亲身体验过,也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 (2) 图1.4是一幅月食照片。古铜色的部分是地球的影子。注意观察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可以看出它呈什么形状?(弧形)。 (3)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4)进一步设问:凭借这些证据,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为什么? 3. 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结合阅读材料)。 4. 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 用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6.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请同学们观察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述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2.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1)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纬线和经线】 这一部分可以设计以下三个活动。 1.第一个活动设计。 (1)教师说出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称,如某一国家的首都、某条河流、某两山峰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来,并告诉大家这些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和相互关系。当学生因不会表达而感到困惑时,教师再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若学生有能力正确表述,就请该同学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达到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 (2) 大家知道地球仪表面这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分别叫什么名称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设计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明确学习的目的。 2.第二个活动设计。 (1)请有条件的学生从家里带来地球仪,能保证每4~5个学生有一个地球仪。教师出示下表(表中某些项目的内容由教师写出,其余项目的内容让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通过观察,自己归纳、总结出经纬线、经纬度、赤道等地理名词的几何形状特征及作用)。然后再通过讨论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也使学生能较快地识记这些地理名词及其含义。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圆圈 半个圆圈 指示的方向 东西 南北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地理复习资料:《美国》
- 下一篇: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