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知识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5 04:09:4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然后,在学生口头讨论的基础上,共同的填写下面的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表: 无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其他差异 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 乡村 城市 4. 按活动2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知道,即使同样是乡村,不同地区的景观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地区的乡村或城市的景观,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聚落与环境】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读图4.19,组织学生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人们生产和生活实际,围绕“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作为聚居地”这个问题开展讨论。 2.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和读图4.20,组织学生结合所学过的世界人口的分布,围绕“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这个问题开展讨论。 3.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读图4.21、图4.22,并结合活动,认识聚落民居建筑因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等的差异而有很大差异。 4. 活动设计参考。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4.23、图4.24、图4.25,讨论各图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再要求学生根据讨论,填写下表。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地区的民居建筑,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 指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并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围绕“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表现”这个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第二、第三自然段,读图4.26和图2.27,并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围绕“为什么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3. 指导学生开展活动1、活动2。 对于活动1,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或提供一些照片等启发学生说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些传统聚落。 对于活动2,不同地区的学校,也可结合当地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巴西》
- 下一篇:中学地理知识点:大洲和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