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学地理知识点:发展与合作(2)


    6.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用实例说明这两类国家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然后再重点讲述这两类国家的地理分布特点,并简单分析造成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要引用过多的经济统计数据,对诸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概念,只要说明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就可以了,不必对概念作解释。同时,教材说明这两类国家发展水平差异时是以两个家庭为例,但这两个家庭都分别反映了各自所在国家人民的平均生活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把握国家内部的差异问题。以中国为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些城市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与罗斯家相似,但这些家庭就不能代表中国的平均水平。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有分异,例如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包括海湾地区的科威特和东南亚的文莱等,人口少,人均财富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包括亚洲的新加坡、韩国、我国的台湾和拉丁美洲的巴西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10 000美元,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在1 000美元以下。
    7.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除了教材中提及的几点外,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部门结构、对外贸易水平方面都相差悬殊。(1)从生产力发展上看,少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一些亚非拉国家仍然处在农业社会阶段。(2)从部门结构看,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高,采矿业和轻工业比重低,传统制造业比重在减少,尖端工业占优势,农业高度机械化、集约化,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都非常高;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较快,一般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科技含量较低,采矿业比重大,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高,但技术落后,以半机械化或手工种植农业为主,从业人员多,农业部门较为单一。(3)从对外贸易水平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飞机、汽车、通信工具、精密仪器、高级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等)和深加工农产品(如高档食品、饮料、优质保鲜水果、肉食等),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向发达国家出口初加工制成品、半成品或原材料(如服装、玩具、普通机电产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以及普通农产品或初加工农副产品(如棉花、麻类、咖啡豆、可可豆等)。
    8.我们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这种不平衡不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在讲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以及主要原因之后,还要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而且在有些方面的发展甚至是超过了发达国家,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因此教材以印度的软件业和我国的航天业为例,并设计了一个调查当地生活水平发展变化的活动,以突出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关于印度的软件业可见参考资料。
    9.国际合作是多方面的,教材主要以经济合作为例来讲述。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紧密,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的跨国界流动越来越频繁。一个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不再局限在一个地方,而是通过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联合完成。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教材中以美国汽车制造为案例,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汽车的原料、材料、工人都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这也验证了活动1中的材料所述。
    教学建议
    【国家和地区】
    1.教师在简要讲述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读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要求学生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同时,要求学生指图(世界政治地图),说出面积较大的其他一些国家。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和读图5.2“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要求学生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在教学进度许可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分别计算出既是面积位于世界前六位,又是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的人口密度。通过这一活动,加深学生对世界上面积大、人口多的一些国家的认识。
    3.组织学生开展活动1,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某一指定国家的国界线,以确定该国的范围,同时也为活动2做好铺垫。表中所列的国家并不是所有跨洲的国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读图找出其他的跨洲国家。活动1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要求学生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到埃及、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
    (2)然后要求学生在“世界政治地图”上仔细观察这些国家的版图,识别所跨的大洲和首都所在的位置;
    (3)最后,请学生根据前面两个步骤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4.活动2的设计:
    (1)在展开活动前,教师举例说明国界是怎样划分的;
    (2)指导学生读图5.3,仔细观察A、B、C三幅图中的国界线,让学生说出这几幅图中的国界各是以什么为主要划分依据的(A 湖泊B 山脉C 经纬线);
    (3)活动中只给出了以自然界线划分的国界案例,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可参照内容点析给出的有关材料,结合世界政治地图,介绍以人文界线划分的国界。
    5.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举例说出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理解我国一贯主张的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进行适当的归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