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2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总结(2)


    专题五三农问题(热度指数7)
    1古代
    ①商鞅变法: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②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岷江修筑都江堰
    ③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④唐代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⑤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推广占城稻
    ⑥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设 “司农司”,命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大发展。
    3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4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③调动农民积极性。
    专题六中日关系问题(热度指数第8)
    1、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经 济 上: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经济上的措施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
    2、唐朝时中日交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1895年)
    黄海海战(邓世昌)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895年《马关条约》清政府台湾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5、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共产党: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抗战胜利对今日中国的的启示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7、二战后日本发展原因: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
    8、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要特别留意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以史为鉴、走和平发展之路;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等。
    9、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其它原因:共产党的领导等。
    10、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专题七社会主义运动表格(热度指数7)
    时间重大事件 时间重大事件
    1848年1921年苏俄实行 政策
    1871年1991年
    1917年1991年 解体,其启示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