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初一历史学习资料:开元盛世学案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案

第三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理科,设置较合理
    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其矛盾,巩固其统治。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