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主题结构综述】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同时也出现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基础知识识记】
    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建设成就:从1953年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如: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三大改造 从1953年到1956年底,国家通过走合作化道路及实行公私合营等方式分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失误 良好开端: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主要原因是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造成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调整恢复: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