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含点评和讨论)(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7 08:09:2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自行转圜引入到《七子之歌》(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增加爱国情感) 大屏幕展示《七子之歌》——香港和澳门篇 香港 我好比凤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挂在我身上, 啖我的骨肉,唆我的膏脂。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进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 回来,母亲!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唤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教师: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游子对祖国深深的依恋和拳拳的情谊。也表达了广大人民期望统一的心情。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请我们班同学讨论一下: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讨论:结果无外乎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却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想和平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我们就必须照顾到香港和澳门地区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才能照顾到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呢?(学生展开讨论,自然过度到“一国两制”) 教师:一边是社会主义制度,一边是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完全对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怎么样才能消除这种固有的矛盾,实现港澳的和平回归和顺利发展呢?指导学生阅读书上P56页的内容。(阅读是学习文科不可以缺少的环节) 二、解决方针 教师:为了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构想,这个构想是什么? “一国两制”: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制”指的是大陆主题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其中一国是两制的基础。 教师:现在我们有了好的想法就要付诸行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 三、港澳回归 从1982年6月我们开始和英国展开了收回香港问题的谈判(播放视频资料,或者罗列出谈判过程的要点让学生分析)整个谈判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982——1983年6月英国提出继续统治香港,不肯归还。邓小平坚决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外呢体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的余地,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如果在新中国成立48年后还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中国希望和平收回香港,谈判收回。如果谈不成,中国也要收回。” 第二部分:1983年7月——1984年9月。英国在这时企图以主权换治权。对此,我国政府寸步不让,因为主权和治权是不可以分割的。 教师:如果播放视频则可以不问任何问题的转入下个环节,如果不播放则可以通过上述材料设问谈判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社会主义中国,是世界新生力量的代表,我们热爱和平,但是也绝对不会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妥协) 教师:终于我们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在彩旗、烟花和欢呼声中,送走了英国殖民者的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在查尔斯王子落寞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英人对香港的依依不舍和无奈之情。下面就请我们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天。(视频播放) 香港顺利回归之后,我们在1999年12月20日再次成功收回了阔别祖国400年之久的澳门。国人心中的怨气总算得到了舒展,游资身上的伤痕,此时开始愈合。 教师: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会史论结合)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你有什么感想?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学了本课之后,应该怎么做?(阐述理想,抒情壮志,锻炼口语表达) [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九年级历史教案:活字印刷术
- 下一篇:九年级历史教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