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案01)(2)


    7. 中国古代连接泾水渭水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 B. 白渠 C. 灵渠 D. 六辅渠
    8. 为解决运输交通问题而开凿的人工河有
    ①灵渠 ②白渠 ③大运河 ④郑国渠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京杭大运河向北输水。据此回答9~11题。
    9. 隋朝大运河之所以以洛阳为中心,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洛阳是
    ①政治中心 ②经济中心 ③主要的粮食产区 ④与长安的交通便利
    A. 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公元617年,经水路从余杭到长安,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河应该是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江南河 ④通济渠 ⑤黄河 ⑥邗沟
    A. ②③⑤① B. ③④①② C. ⑥④①⑤ D. ③⑥④①
    11. 元朝时为发展漕运,开凿了会通河,会通河主要是连接了隋运河中的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自从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各有关部门、省市和规划设计单位的各方面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持续进行了50年的准备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决定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据此回答12~14题。
    12. 从政治常识角度上看,这段话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③党中央和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 ④我国政府在招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职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南水北调方案中,首先实施东线方案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14. 试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15. 据报道,主体投资达1240亿元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和中线一期工程拟通过中央预算内拔款、南水北调基金和银行贷款三个渠道筹集。中央预算内拔款将安排248亿元,占主体工程总投资的20%。通过提高现行受水区域城市生活和工业水价,以水价附加的方式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资434亿元,占总投资的35%。利用银行贷款558亿元,占总投资的45%。
    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6. 试谈谈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
    17. 提问一: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问题,除实施南水北调以外,请想想还应采取哪些措施?请至少提出5条其他措施。
    提问二:为了建设和管理好这一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
    1.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6 1/4 大洋洲 欧洲
    2.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都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也很大。
    3. 扬州江都 洪泽 骆马 南四 东平 东平湖 天津 威海 汉江 丹江口 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 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
    4. D 5. C 6. A 7. B 8. D 9. C 10. D 11. A 12. C
    13. ①东线方案沿京杭运河输送,可以利用京杭运河部分河道,工程量少,投资小。②从长江入海口附近(扬州)取水,水源充足。③沿线经过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工业城市集中的区域,可以尽快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输水的经济效益高。
    14. ①各有关部门、省市和规划设计单位的各方面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持续进行了50年的准备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才形成了现在的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这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各方面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语可以看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做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测量”,这属于科学实验活动),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从两个“50”可以看出)。②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决定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15.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迷投融资方式中,中央预算内拨款属于行政手段的宏观调控措施;通过提高现行城市水价建立南水北调基金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引进市场机制的行为,属于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措施;而利用银行贷款筹资则属于完全运用市场机制或者说市场调节的投融资方式。从各部分投融资所占的比例来看,采取市场调节的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最大,经济手段的投融资方式其次,而行政手段的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最少。可见,这种投融资方式是与我们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3)通过行政拨款和建立南水北调基金所筹的资金占了大部分,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16. 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7. 提问一: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回答时,要注意例举那些具有很大普遍性、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切实可行的措施。这里所列的要点仅供参考,也可以参考提问二答案中的有关内容。
    ①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国民的水资源的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②以法律手段制止严重水污染,对违法排污造成对河流和地下水的严惩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依法给予严厉处罚。③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④千方百计节约居民生活用水,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凡能重复利用的生活用水尽量重复利用。⑤采用滴灌和喷灌等灌溉方式,节约农业用水。⑥适当减少水田播种面积,研制和推广耐旱农作物品种。⑦定额、定时用水。⑧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适当提高水价。⑨在缺水的农村地区支持和鼓励农民建造水窑。⑩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提问二:南水北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不仅要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还要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要统筹考虑调水地区和受水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一,要把节水放在首位。要在大力节水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需求状况和生态平衡,确定调水规模。
    第二,要立足节水型经济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建立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北方缺水地区尤其要做好这一点。
    第三,加大治理污染力度。南水北调能否成功,治理污染是关键。因此首先要保护好水源。
    第四,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在水源区要采取措施保护好水质,防止调水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受水地区要禁止超采地下水,以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要建立良好的筹资、管理、运营机制,核心是要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水工程建设和用水管理。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说明:此题答案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其第二和第五点所包含的信息应予以重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