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一、教材内容分析:
    1、解读课题,来确定本课主要内容及其地位。
    本课课题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介绍的是汉朝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往的情况。课本内容共有三个子目:(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是重点介绍的内容,班超经营西域为小字,可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汉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及经过都和匈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本课内容和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和战有着密切联系;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由此可见,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本课的主线是张骞通西域,内容包括西域的地理位置、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经过及意义。意义中的第二点就是开辟了一条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把握住这条主线再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版块,一是走进西域,二是走近张骞,三是寻访丝绸之路。
    3、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
    一是增加了张骞优秀品德的分析,以达到历史德育教育之功效。二是增加了丝绸之路对当今社会启示的探讨,以达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作用。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注:对于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讨,觉得这个问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高了,很多涉及到的内容都是下册内容,再有根据本校学生实际,住校生占一半以上,搞探究缺少条件,故不宜探讨此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