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案:活动课三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6 08:09:3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那么就让我们载着对历史的回忆,驾着不同年代传唱的歌声,去触摸那渐去渐远的历史,去重温那激情四溢的岁月,去感受那久已忘怀的时代。下面,就让我们把去聆听那些音乐形象最为鲜明、传唱最为广泛、艺术魅力历久弥新的杰作,通过音乐这一小小的侧面,回顾中华民族那段伟大的历史吧。在课前,同学们已分好了小组,确定了主题,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大量的歌曲,准备以特有的形式汇报,下面就让老师把舞台交给你们。第一小组:抗日烽火──救亡之歌小组主持人:1931年“九·一八”,没有太多的预兆,没有太久的准备,这一天就这样来临了,它把中华民族处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听,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满眼是国土的沦丧。中国人民开始了的十四年艰苦抗战,“救亡”成为那个时代众声喧哗中的主旋律。在那个热血和激情燃烧的时代,有血性的文艺家们同全国4亿同胞一同奋起,拿起了手中的笔,弹起了怀中琴,鼓起了响亮的喉咙,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请听抗日歌曲联唱。(用图片、音乐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背景放映。)《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连接词:一说到抗日歌曲,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松花江上》这首歌,它勾起了许多炎黄子孙对东北的无限怀念。这首歌,真实地反映了“九·一八”时中国人民的心情和精神,它将同“九·一八”一起,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它以饱含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全国人民尤其是东北同胞悲愤交加的心声,并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起来抗争的力量,引起了无数贤人志士为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而奋斗不止的坚强决心。《大刀进行曲》:为中华儿女吹响抗日号角 连接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每当人们唱起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时,不由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起来。那音调铿锵、激越,情感丰富,激动人心。它以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气概,为中华儿女吹起了抗日的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军民为抗击侵略者去冲锋陷阵,并最终敲响了日寇必然灭亡的丧钟!《大刀进行曲》燃烧着激情,鼓舞着人们英勇杀敌,去赢得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响彻共和国连接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那铿锵有力的节奏响起,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跟着旋律歌唱。它的旋律是那样嘹亮雄浑、激越悲壮,似冲锋的号角,如进军的战鼓,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的勇气、斗志和信心,和着无数炎黄子孙心灵的节拍一起震颤。《义勇军进行曲》,一首战斗的歌、激昂的歌,一首前进的歌、胜利的歌,它吐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心声,是我们中国人民心中的一首永远的歌。《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连接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人们的耳边响起这扣人心弦的旋律时,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由著名诗人张光年和音乐家冼星海两位文化巨人共同创作完成的红色经典作品《黄河大合唱》。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它那万众的歌唱、激昂的旋律,鼓舞人民奋进,它是“中国灵魂的怒吼”。《南泥湾》:延安精神的象征连接词:烽火连三月的故乡,没有在封锁的雨水里枯萎。《南泥湾》的音符,飘过一座座花香草茂窑洞。《南泥湾》热情歌颂了为根据地大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南泥湾的歌声响遍了祖国大地,延安精神也随着南泥湾的歌声被带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联唱曲目可选择其它歌曲,顺序可按抗日战争不同阶段编排。)小组主持人:抗战时期的艺术歌曲,对于动员全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抗战歌曲共同构成了全民抗战的宏伟画卷,作为一个不屈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它们将永世流芳。演唱后,教师提问:今天歌唱这些抗日歌曲有什么历史意义?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