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知识点:1848年欧洲革命(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11:09:37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月革命胜利后组成了临时政府,这时资产阶级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自然段,把它归纳出来。(学生阅读后提问,再用投影打出板书提纲) 〈1〉资产阶级窃取革命果实(板书) 概括他说,资产阶级从三个方面下手窃取革命果实,准备镇压工人。 ①被迫让步:成立共和国(板书)。工人阶级在建立共和国的口号下战斗,临时政府却迟迟不宣布共和国的成立。2月25日中午,一个工人代表团来到市政厅,限令在两个小时内宣布共和国成立,否则将有20万工人前来质问。当时街垒尚未折除,工人手里拿着武器,临时政府被迫答应了,这样产生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②挑拨离间:设立“国家工厂”,向农民征税:(板书)临时政府把10万失业工人编入“国家工厂”。这个所谓的“工厂”采用半军事编制,只给微薄的工资却要在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干些铺路挖土之类的重活,然后就以这样惨淡的情景挑动工人反对社会主义,说是实行社会主义的结果。临时政府又以养活工人为借口,向农民和手工业者增收附加税,使他们误以为国家工厂工人好吃懒做,使巴黎工人陷于孤立。 ③准备镇压:(板书)临时政府虽然被迫让步,但一刻也没忘记反扑,把聚集反动武装作为首要任务,下令建立24个营别动队,每营1000人。请同学们看图“法国别动队队员”。别动队员都是些流氓青年,图中士兵歪带着帽子,一手插在裤袋里,一手撑在步枪上,交叉的双脚猥琐的面目,显出一幅活生生的流氓嘴脸。临时政府还向巴黎调集大批军队,4月16日就曾借口有人进攻市政厅,在1个小时内集合10万军队,严密封锁周围街道,这是一次反革命的预演。 〈2〉六月起义(板书) 资产阶级的阴谋策划就绪后,临时政府凶相毕露。6月22日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对于失业工人来说,国家工厂微薄的工资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工人没有选择的余地,若不甘饿死,就只有战斗。(指导学生阅读本小目,以投影仪投射板书) 无产阶级是在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孤军奋战的四万起义者面对的是6倍于自己的敌军。然而工人们义无反顾,主动出击,24日中午一度冲到市政厅附近。临时政府惊皇失措,在众议院宣布,市政厅在一小时后可能被攻破,于是疯狂地向各地发电报,调援兵。这一天政府军表现出豺狼般的凶狠,用大炮、燃烧弹、用一切最残酷的手段屠杀起义者,使形势逆转。 25日政府军发动总攻。工人住宅区圣安东区战斗特别激烈,每座街垒都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很多妇女和儿童都参加了战斗。请同学们看插图“法国工人六月大起义”这是激战的街道,反动军队踏着起义者的尸骨越过了街垒,而前方工人们仍顽强地据守,勇敢地面对蜂涌而来的敌人,无数工人为革命洒尽了自己的热血。26日圣安东区陷落,起义失败,11000多起义者被屠杀,25000多人被判处监禁、流放和服苦役。 革命性质是两大对立阶级的第一次伟大搏斗。 马克思是这样愤怒地评述:“资产阶级过去高喊着博爱,这种博爱就是内战,就是最可怕的国内战争,——劳动与资本间的战争。在6月25日晚间,当资产阶级的巴黎张灯结彩,而无产阶级的巴黎在燃烧、呻吟、流血的时候,这个博爱便在巴黎所有的窗户前面烧毁了”。自由、平等、博爱被资产阶级用恐怖、屠杀、枪弹所取代,工人阶级从斗争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范围内,那怕稍微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都只能是一种空想。于是无产阶级喊出了口号:“打倒人剥削人的制度!”提出“民主的社会共和国”,以取代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六月起义就是“为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 三、奥地利、普鲁士和匈牙利的革命(板书) 法国革命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3月1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起义,3月15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起义,3月18日普鲁士首都柏林起义,德国的马伐利亚、捷克、罗马尼亚也先后卷入。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从汉堡到马勒莫,从布加勒斯特到巴黎,整个西欧、东南欧地图上插满了象征革命的红旗。 请同学们看漫画。梅特涅是欧洲著名的反动人物。他自称是“扑灭革命火焰的消防队长”,在维也纳起义中,竟然换上女人的裙子,套上头巾,扮成老太仓皇出逃。“消防队长”被革命火焰吓跑了,象征着1815年神圣同盟建立的统治秩序被冲垮了,就在这一刻,欧洲历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所以马克思后来评述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在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受奥地利奴役的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流传千古的诗篇就是在这伟大的时刻产生,诗人带着诗篇和热血沸腾的起义者一起走上了战场。匈牙利的革命部队抗击了敌军的多次进攻,一度攻进奥地利,震动整个欧洲,1849年5月匈牙利正式宣告独立。 1848年革命波涛汹涌,吓坏了封建君主,也吓坏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害怕革命继续发展会危及自己利益,于是把手伸向被打落水的封建势力,一面拼凑反革命力量伺机反扑;一面把未受革命感染的俄国看作是对付无产阶级的唯一救星。 当革命消息传到俄国、沙皇尼克拉一世立即停止舞会,发布了军队动员令,在波兰集结42万大军,准备派30万人去扑灭法国革命。法国六月起义被镇压,沙皇热烈祝贺,弹冠相庆。不久沙皇军队和土耳其军分头进攻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陷落,革命被绞杀,1849年5月匈牙利革命军大败奥地利军主力,收复首都。沙皇又派出14万大军从背后袭击,革命军腹背受敌,于8月13日最后失败。至此欧洲革命烈火被基本扑灭下去了,沙皇俄国充当了镇压革命的“欧洲宪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九年级历史教案: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 下一篇:九年级历史教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