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麻辣日本史(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11:09:3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师:日本最初叫“八大洲”,或者“八大岛国”。我国古代把它称作“倭”、“扶桑”、“东瀛”。公元3世纪中叶【幻灯片展示地图】,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大和的古代国家,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公元5世纪,日本统一,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大和国。随着日本国内奴隶主和奴隶阶级之间矛盾激化,中央朝廷与地方豪强、中央大贵族各个集团间的纷争也愈演愈烈,使日本大和政权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此时,与大和国隔海相望的新罗王朝崛起于朝鲜半岛,隋唐帝国相继统一中国,周边国家的巨变对大和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革势在必行。 【幻灯片展示圣德太子】 师:同学们阅读手中资料,了解一下大和国是如何摆脱危机的? 学生总结“大化改新”内容,【幻灯片展示改革内容】 【提问】将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仔细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 师:“大化改新”之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国”。圣德太子按照中国的模式建立起了一个限制贵族特权,提高自身地位的集权制政府。结果这个最高统治者被形容为神,并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日本进入到天皇时代。 【提问】由此看来,日本大化改新有何作用? 生: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过渡】学习这段时期的日本历史,我们往往不能忽略一个群体,他们就是遣隋使、遣唐使,这是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动积极态度的表现。这群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学习隋唐的典章制度,汲取盛唐文化,促进了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你能说说遣唐使都给日本国引进了什么吗? 生:文字、服饰、城市规划等 【幻灯片展示】 师:前面我说的青龙寺在唐朝时期就是遣唐使中和尚们的居住地,他们中最著名的就是空海法师,它被称为日本的“孔子”,现在青龙寺里还有空海法师的纪念碑。如今的青龙寺不单单是一座古刹,更多的是充当了中日友好的见证。 【过渡】圣德太子死后,大权旁落,贵族的势力再次崛起。12世纪末,日本大贵族纷争不休,最终,征夷大将军源赖朝击退对手,创立了镰仓幕府,日本进入到幕府时代。 师:日本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个幕府,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德川时代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内忧外患成为德川幕府后期最严重的危机。“黑船事件”、“倒幕运动”,这一系列变革,让大权旁落600多年的天皇再一次登上了日本政权的顶峰。 师:关于这场变革引发的改革,我想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 师:在这里我发现一个现象,请大家来看看。 【幻灯片展示遣唐使来中国和岩仓俱视考察团】 学生讨论 【提示】不断学习,旁征博引。 【过渡】我们在学习日本史时总是能感受到一种奇怪的理论,或许是来自身地理环境的限制,日本人血液中存在大量的自卑和自信的矛盾体,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要获得来自全世界的仰慕和尊敬。1930年,为了得到这种仰慕,他们认为军国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此所付出的一切牺牲都是荣耀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上至天皇,下到平民,他们都认为自己失败了,但同时所有的日本国民却认为这种失败其实是一种推动力,它让日本人认识到必须重新寻找另外一条可以让全世界敬仰自己的道路。 【提问】日本到底在战后选择了什么道路? 生: 【总结】从公元7世纪的大化改新,到近代的明治维新。从崇尚武力到“贸易立国”,日本的动机就是随机应变。我们总说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到底在日本这里除了变革带给我们的启示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呢? 【幻灯片展示】 生: 【提示】好学、面对失败的态度、对武力的迷信…… 【总结】当今社会对日态度大体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咬牙切齿型,极端反日,摒弃来自日本的一切;一种是 “哈日”型,认为日货、日本的动漫、日本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他们都有其产生的原因,现今的日本右翼分子依然很活跃,我们在一面牢记历史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区分右翼分子和日本民众。品尝日本这个麻辣火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仅希望不要是吃过之后没有什么可回味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