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同步复习题: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说课稿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04:09:31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流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明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此为依据,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基本概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概括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改进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突破方法:通过录像资料和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和本课相关的重要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再通过动手制作活字,从而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突破方法:利用视频、图片、网络等教学资源,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为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还需要做以下准备。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博客中建立四大发明的专题资料等。 学生准备:准备自制活字、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法分析 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学法分析 在学习方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动手操作、上网搜索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