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教学设计: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http://www.newdu.com 2025/09/22 03:09:11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教学目标: 1、教育性目标: 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国际成立及其历史作用。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保卫公社战斗。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能力培养:①、通过分析第一国际成立条件(客观、主观),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②、通过总结“为什么说是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比较“3·18革命与以前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提供材料或据课本已有材料让学生分析相应问题,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问题能力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教养性目标:①、通过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挠的。 ②、巴黎人民为保卫公社事业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与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途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曲折中继续前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性质。 三、教材处理及运用的基本思路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和本课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的关材料以及有利于突破知识点的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的各种感官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师生民主交流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堂教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全程参与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师放录音《国际歌》,放完后,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对,它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充满战斗激情的歌词、磅礴的气势、雄伟庄严的旋律和强有力的召唤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世界、全球的战歌——《国际歌》。这首歌,诞生在无产阶段与资产阶级进行生死搏斗的枪炮声中,诞生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的第二天。巴黎公社是怎么回事?19世纪60、70年代工人运动现状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第一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点击鼠标,现出题目) 讲述新课: 师:第一国际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国际工人运动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问题——第一国际的成立。(师点击鼠标,出示第一国际成立表格:) 第一国际成立 历史条件 时间 地点 主要成员国 重要文献 实际领导人 历史意义 客观 主观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分析第一国际成立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完成表格中第一栏“历史条件”的内容。 附材料: 材料一、1848——1849年革命失败后的五十年代,虽然在政治上是欧洲的黯淡时期,但在经济上却是极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欧洲工业汹涌高涨的年代。伴随大工业的蓬勃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50年代末,欧洲产业工人已经有800多万人。 材料二、1857年,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遭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高涨起来。1859年,英国伦敦建筑工人为缩短工作日罢工,英国各地工人和法国工人支援罢工工人,终于获得了胜利,法国工人也活跃起来。1863年工人发表宣言,明确提出工人必须参加立法机构选举的要求。德国工人也逐渐摆脱了依附资产阶级派别的状况,于1863年成立了全德工人联合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