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偷袭珍珠港;平洋战争爆发;二战一步扩大;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法西斯国家的暴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
    2.思想教育目标:
    ①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及其血腥罪行,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它的建立,使二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障;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
    ③意大利战败投降,是法西斯阵营瓦解的开始。
    3.能力培养目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太平洋战争爆发和国际及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
    2.难点:二战性质的转变。斯大林格勒会战与二战的转折点
    (三)教学时数:3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谈话法,幻灯,录像,挂图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简述从慕尼黑会议到莫斯科保卫战之间的重大事件。
    2.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有何变化。
    [导入新课] 德国发动战争蓄谋已久,并且做了充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英、法的纵容政策助长了其侵略气焰,使其在欧洲的闪电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日本获得了一个机会,得以侵占法、荷、英在东南亚的殖民地。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板)
    1.背景:(板)
    随着德国在欧洲的节节胜利,日本也蠢蠢欲动,军界公然宣称:“德国人已经出发了,我国也不能误了自己的公共汽车”。企图把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广大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政府立即作出反应,先是对日本实行部分禁运,不再出售航空燃料、钢和铁给日本,继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财产。英、荷也响应美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依赖进口物资生存的日本开始拟定武力掠夺的计划。为了消灭美国海军,实现征服计划,日本决定,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最大的海军基地,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上的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
    2.日本偷袭珍珠港(板)
    (录像:偷袭珍珠港13′40″)
    那时候,日本一面同美国进行谈判,希望美国让步,达成协议,一面加紧准备偷袭珍珠港。为了迷惑美国,日本一直将谈判继续到开战时刻。1941.12.7是一个星期天,珍珠港内大多数士兵离舰度假,广播里放着轻松的爵士乐,军港沉浸在假日的气氛中。7:55,从舰空母舰上起飞的183架飞机,飞临珍珠港上空,当日本飞行员看到静泊在港内的军舰时,兴奋地来不及扔下炸弹,就发回偷袭成功的信号“虎!虎!虎!”日机对珍珠港狂轰滥炸,几分钟内,机场、营房、仓库燃起熊熊大火。不久,另外168架日机组成了第二股冲击波,两小时的空袭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而日本的最后通牒在空袭开始后一小时后才递交美国。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对日宣战。(问)珍珠港事件造成了什么后果呢?(日本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美国的参战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步伐)。
    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板)
    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的最大威胁,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
    为了协调行动,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它的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改变了二战的性质(P99大二);其次,它大大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各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并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上优于轴心国,使战争形势向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成为二战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
    三、法西斯国家的暴行(板)
    (P99大三,P100小)
    四、二战的转折(板)
    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希特勒为避免两面受敌,企图首先集中兵力打垮苏联。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使德国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因此,它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部发动了夏季攻势,其中以50个师的兵力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1.斯大林格勒战役(板)
    (出示P101图)(问)从经济、军事角度说明为什么希特勒要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的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接连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希特勒的目的,是要切断苏联的这条交通命脉,从东南方包围和夺取莫斯科。同时夺取巴库油田和顿马斯的煤,以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因此,此战关系着战争全局的命运,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要占领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