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4)
http://www.newdu.com 2025/09/22 09:09:51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同年,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对同盟国宣战。 4.中国参战(板) 1914年大战爆发后,8月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布中立。1916年,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依赖日本的段祺瑞,企图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供款,扩充实力,实现武力统一,所以积极主张对德宣战。受美军支持的黎元洪,畏惧段势力的扩大,因而持反对态度。经过激烈斗争,段终于赶走了黎元洪,扫除了参战的障碍。1917年18月,段祺瑞政府正式对德宣战。中国的参战使中国人民遭到新的灾难。参战期间有17.5万华工被强迫送到欧洲和中东,供帝国主义者驱使,有2000多人在战争中丧失了生命,中国的参战加深了国内的政治纷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5.大战的结束(板) 苏俄退出战争后,德国主力集中于西线,决定在大批美军到达之前打败英法联军,结束战争。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军发动了5次大的进攻,但无大的战果。同期,大批美军和军事物资运到西线,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从7月起,协约国牢牢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9月下旬,协约国联军发动总攻,德军防线全线崩溃,至此,德国败局已定。 同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各交战国都发生了革命。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11月,德国发生了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逃往荷兰。11日,宣布投降,在协约国军总司令、法国总参谋长福煦乘坐的车厢里,双方签署了贡比涅停战协定。(P40小一,彩16) 6.大战的性质(板) (问)各帝国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都是企图通过战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因此,从作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尽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7.大战的后果(板) 一战历时4年多,把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交战双方把自己的新式武器都使用出来,飞机、坦克、毒气都首次在战场上使用,远程大炮也给交战双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一小撮垄断资本家的利益,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战中死亡的人数达800多万人,受伤的达2000多万人,所有参战国的直接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 但是,这次战争也产生另一个最大的结果,那就是俄国工人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地球1/6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小结]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一方的失败宣告结束,但是大战结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这就为三十年后二战埋下了祸根。 (六)板书设计 第一次 世界大战 一、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导火线: 1.大战爆发的原因 2.巴尔干危机 3.萨拉热窝事件 二、大战的进程: 1.交战双方的计划和部署 (1)德奥——施里芬 (2)英法、俄 2.三条战线 3.重要战役 (1)马恩河战役 (2)马祖尔湖战役 (3)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日德兰大海战 三、大战的结束 1.交战双方的危机 2.俄国革命胜利和退出大战 3.美国参战 4.中国参战 5.大战结束 6.大战性质 7.大战后果 (七)作业: 1.一战的原则是什么?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2.名词:萨拉热窝事件,西线,东线,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大海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三历史教学设计:古代的希腊
- 下一篇:初三历史教学设计:1848年欧洲革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