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3:09:0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出示彼得一世投影图2,请同学看课本118第1段小字,讲讲有关彼得一世的故事) 简介彼得一世。彼得一世从小酷爱军事游戏,经常和外国侨民往来,受到西欧文化影响。他羡慕西欧的技术,曾化名随考察团前往英、荷等国学习。他远见卓识,做事果断。为了实现改革,处死了反对改革的皇太子。因此说彼得一世的改革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魄力是分不开的。 使学生对他有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改革的内容(板书) 师生结合课本118页表格(投影及有关字内容。共同分析) 政治方面——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在这方面,彼得一世打破了过1去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世袭制度,选拔和任用官员惟才是举。 军事方面——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欧的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开办各类军事学仪,建立和扩大海军。 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从而保护了工商业的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推行学校教育。 为此当时有什么规定呢?(请同学读课本118小字有关内容) 当时规定“10 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不准结婚” 社会习俗方面——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出示《彼得一世给俄国人剪胡子》漫画),看图说说习俗改革的具体做法?为什么让剪掉长胡子?这幅漫画说明什么? (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短装,剪掉长胡子等。他认为留长胡子是俄国落后的标志,应在革除之列。这说明了他能身体力行,有改革到底的决心和气魄。) 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4)彼得一世改革意义(板书) 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即未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各抒己见,提高发散思维力、想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彼得一世死后,国势日衰。到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经济、军事实力增强。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俄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二、废除农奴制(板书) 1.沙皇(板书) 2.背景(板书) ’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严重,仅1858—1860年就发生300多次农民暴动。这不但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签署废奴法令,进行改革。 3。目的(板书) 是在于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因此,改革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这次改革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解放”农奴挂图》) 这幅挂图描绘了什么?(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主人的脚面)说明了这 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被动地接受“恩赐”这个特点。 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4.内容(板书) (1)“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