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http://www.newdu.com 2025/09/22 12:09:4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德罗兰会议及对德作战方针的确定;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巴黎解放;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2.思想教育目标: ①四次国际会议的作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反击“两个中国” 、“台湾独立”的有力的国际性文件。 ②苏斯……和苏德战争的有利形势,促进了欧洲二战场的开辟。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能力培养目标:分析二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德日投降 2.难点:几次国际会议的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幻灯,录像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2.斯大林格勒战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 面对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这样,二战到1942年初,就演变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了。当战争进行到第四个年头时,也就是1942.7,苏德战场上发生了一次震憾世界的大会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此,二战就朝着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方向发展了,但世界人民要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还要进行浴血奋战和英勇的斗争。 [讲授新课] 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背景: 1943年,战争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①斯大林格勒战胜利;②北非战役;③意大利投降;④太平洋战场,美军掌握了主动;⑤中国战场渡过了困难期)。 很明显,1943年,战争的主动权都已转入到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手中,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反法西斯同盟的26国特别是英、美、苏、中四国在反法西斯侵略这一根本问题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矛盾,尤其是在战争胜利的形势下,同盟内部的矛便暴露出来,因此急面开会协商。如何加强合作,协同作战,并对战后一些重大问题发表意见。 1943年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德黑兰举行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史称德黑兰会议。 2.德黑兰会议(1943冬)(板)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决议有哪些呢?(P105小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德黑兰会议前夕,罗、丘前往德黑兰的途中,在埃及的首都开罗与中国领导人蒋介石举行会议,史称开罗会议。 3.开罗会议(板) 该会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问题,并签署了《开罗宣言》。(P105引文)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宣言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主要依据。日本投降后,根据《宣言》,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经英美商定,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军总司令,负责指挥霸王战役,开辟第二战场。 二、第二战场的开辟(板) 盟军为登陆,从1943年底就开始作认真准备,整个英国南部成了一座大兵营,选择何处作为登陆地点呢?盟军也费了一番脑筋,最后选择了德军防御最薄弱的诺曼底。 1.诺曼底登陆(1944.6初)(板) 1944.6.6凌晨,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在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直升飞机的护舰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向诺曼底半岛进发了。当天,成功地抢占了五个大小不等的滩头,冲破了希特勒用来防御登陆部队进攻的“大西洋壁垒”。一个月里,登陆盟军超过100万人。这样,在西欧,就又开辟出了一个对德作战的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德国在欧洲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它的崩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