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3:09:4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师:东欧剧变的第四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四是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采取如下措施: ——同其他贷方政府商定不谈判关于1982年到期的官方债务延期偿还的问题。 ——中止波兰官方航空公司在美国的民航特权。 ——中止波兰在美国水域捕鱼的特许权。 ——停止颁发向波兰出口高级技术项目的特许证。 ——中止波兰的贸易最惠国待遇。 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则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外因关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等角度去分析,得出结论) 师:最根本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师:教材在第五章第二节“50~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提到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掌权时进行过一些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后果怎样? 生:(回忆并作答) 师: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与美国争霸,不断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加剧了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执政,但他们两人都很快病逝。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此,苏联开始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从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但是由于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从1988年6月至1989年底,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三历史:称霸地中海的国家教学设计
- 下一篇:九年级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